成都日報多媒體報刊

成都知名作傢聶作平講述一代大師創新故事
謝無量敢為人先 獨創“孩兒體”書法




歷史建築承載著一座城市的記憶,文化名人故居(舊居)更是保留著城市文化的獨特印記。本報從今日起特別推出“天府文化·名傢故事”系列報道,透過成都文化名人故居(舊居)滴雞精團購,深度挖掘背後的文化名傢故事,講述文化名人的創作、工作和生活,為讀者呈現他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——在他們身上所體現出的“創新創造、優雅時尚、樂觀包容、友善公益”的天府文化內涵。

成都市新一輪歷史建築掛牌工作積極推進,市政府公佈瞭一大批歷史建築名錄,其中,位於錦江區四聖祠西街的謝無量舊居也在名錄中。謝無量是著名學者、詩人和書法傢,他一生中四分之一時間都在成都度過。昨日,成都知名作傢聶作平向記者講述瞭謝無量在成都鮮為人知的故事。他告訴記者:“謝無量身上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,是他留給今天成都人的寶貴精神財富。”

謝無量舊居隱藏成都鬧市中

謝無量舊居位於錦江區四聖祠西街44號,建於民國時期,建築面積747平方米,典型近代川西民居院落。記者在現場看到,這棟建築整體保存較為完整,是成都市主城區留存不多的近代川西民居院落,主體為傳統風格的四合院,門樓略帶歐式巴洛克風格,呈現出近代公館建築的鮮明特征,反映瞭成都的傳統文化和地域特色。

26歲出任四川存古學堂監督

聶作平向記者介紹,謝傢在四川樂至縣是有名的書香門第,謝無量4歲時,因父親出任安徽蕪湖知縣而客居安徽。他自幼聰穎好學,熟讀詩書,人稱“神童”。1910年2月,年僅26歲的謝無量,被人推薦擔任瞭位於成都的四川存古學堂推薦滴雞精監督(即校長)。存古學堂以及後來由它演變而來的四川國學院,為四川培養瞭郭沫若、李劼人、周太玄、劉晦愚、王光祈、蒙文通等一大批傑出人才,也為後來成立四川大學打下瞭堅實基礎。

除行政工作外,謝無量還兼教授詞章,並在四川高等學堂和通省師范擔任講席,同時致力於國學研究,他與蜀中碩儒廖平、吳之英等深相契合,相互切磋砥礪,學問日益精進。成都的包容和文化名傢的友善,讓謝無量終生難忘。他後來寫詩回憶道:“廖吳把臂談經學,齊魯風流嗣古人。”吳之英則激賞謝無量“碩學通敏”,61歲的廖平寫就《孔經哲學發微》後,一定要讓年僅30歲的謝無量作序。經過在成都2年多耕耘,1912年離開成都去上海的謝無量厚積薄發,接連推出專著,僅1916年8月、9月、10月,年僅32歲的謝無量,就相繼推出瞭後來給他帶來巨大聲譽的《佛學大綱》《中國婦女文學史》和《中國哲學史》。

獨樹一幟創造“孩兒童雞精兒體”

聶作平說,談及謝無量,不能不提及他獨創的“孩兒體”書法,謝無量在書法上的這一創新,奠定瞭他在中國書法界的地位。聶作平告訴記者,謝無量早年以詩文著述馳譽遐邇,但從20世紀30年代後期開始,他的書法作品也獲盛譽,廣為流傳。成都老報人鄧穆卿先生曾贊譽:“無量書法,世稱‘孩兒體’,初看偏偏倒倒,似信手塗鴉;再看,在其偏偏倒倒中透出一種天真靈氣……一言以蔽之,無量那支出神入化之筆融各傢之長於一爐,而運於指腕,發諸毫端又不露痕跡。”

謝無量生命的四分之一是在成都度過的,前前後後在成都生活瞭近20年,因此成都諸多名勝都留下瞭他不少的墨跡。當年草堂修葺一新,讓聞訊而來的謝無量心潮澎湃,他當即填《百字令》詞一闋。隨即又為草堂創作瞭一副楹聯。此後,他滴雞精功效又打破常規,多次為草堂量身定做書法作品,尤其是他書寫的杜甫名詩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》,更被視為“佳品之作”。聶作平總結說,一代大師謝無量做學問,許多著作具開初之功;書法上,他獨樹一幟創造“孩兒體”,“謝無量身上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,正是天府文化內涵中創新創造的體現,是他留給今天成都人的寶貴精神財富。”

滴雞精推薦報記者 王嘉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AUGI SPORTS|重機車靴|重機車靴推薦|重機專用車靴|重機防摔鞋|重機防摔鞋推薦|重機防摔鞋

AUGI SPORTS|augisports|racing boots|urban boots|motorcycle boots

arrow
arrow

    tpf197h3l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